17c黑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085207—17c黑料(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085207 --17c黑料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学科主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17c黑料高级科研人才和工程应用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要掌握本工程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并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领域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及撰写论文摘要。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可从事17c黑料各个方面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应用工作。在发电、供配电、电器开发、电气控制、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以及质量管理和公司管理各个行业和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工作和技术工作、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电机与电器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4.高电压与绝缘和电工理论新技术

 

叁、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3年,攻读学位期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

 

四、课程设置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至少应完成总计30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6学分,其中应包括工程类数学课3-4学分,要求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非学位课程一般应包括工程管理类课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以及学术报告或文献阅读课程。

 

五、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应附文献综述)、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选题依据、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研究的评述、理论分析(或方案论证)与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包括本人的创新点或新见解)、有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等。 4、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北京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或研究课题),或者某一大项目的子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课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物的研制与开发。5、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在答辩前必须达到学校对于外语水平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利)的要求。

 

六、其他说明

 

 

附表:课程设置明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季节

必修

学位课程

公共

课程

32000006

36

2.00

春秋

32000007/

32000008

/

18

1.00

春秋

15000398

36

1.50

秋季

15000399

36

1.50

春季

以上累计学分∑=6.0

专业基础

课程

22000121

54

3.00

秋季

22000125

36

2.00

秋季

??????
??????
??????
??????

专业课程

?

36

2.00

秋季

?

36

2.00

秋季

?

36

2.00

春季

?

现代交流调速

36

2.00

春季

?

17c黑料新技术专题

18

1.00

秋季

?

27

1.50

秋季

以上累计学分∑≥16.0

非学位课程

专业课程

92000007

实践

108

6.00

春季

26000001

18

1.00

秋季

92000009

工程伦理

18

1.00

秋季

?

嵌入式系统设计

36

2

春季

?

电机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36

2

秋季

?

全固态功率源与半导体开关

36

2

秋季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36

2

春季

?

电气设备状态识别及故障预测

36

2

春季

?

新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7

1.5

秋季

??????
??????
??????
??????

以上累计学分∑≥30.0

补修课程

??????
??????
??????